2023年1月24日 星期二

230123 【IIDX】轉盤練習技巧

https://the-safari.com/2555

本篇資料來源自上址。譯者經網主許可,將其內容翻譯,以方便中文圈的玩家。
歡迎隨便轉載,但請註明出處。

譯按:原文包括了912的轉盤曲列表,但隨著譜面不斷增加,曲單也會不斷增加,所以這邊就從略不作維護。希望看曲單的,可以點進原文連結,查看每個等級的連轉與帶轉複合譜面。

=====

練習連轉的技巧

筆者提出以下4個練習連轉的技巧。

‧先提升下限,再提升上限
練習片手
‧身體記憶推拉轉盤的觸感/盯著起點與終點
把轉盤和按鍵的節奏音組合起來

=====

先提升下限,再提升上限

練習連轉,會推薦先從提升下限,即衝白燈、準度、全接之類,以提升準度為主的方法開始,進而提升上限,即特攻高難度譜面。

即使腦袋知道轉盤有幾顆,以及該怎麼運指,很多時候都會無法像想好一樣的應對,或是轉太多。

首先以「能夠好好轉」為目標,再提升認識力吧。轉盤沒有亂譜,一直衝高難度譜面的話很容易導致手癖。

只要能夠好好掌握基本的轉法,上位譜面也會自然的變強。

練習片手

連轉的最適合運指是片手。相信這沒有異議。

練習方法是,盡可能意識著整隻手拿來處理轉盤(至少也讓姆指與食指以外的手指碰到轉盤),多玩那些連轉曲。

也同時推薦練片手或DP,以維持動力。

身體記憶推拉轉盤的觸感/盯著起點與終點

轉盤的顆數與推拉的先後,多玩就會自然有身體記憶。

有轉對顆數(combo維持)的話,準度之後自然會提升,所以暫時是OK的。

不過,如果一直在同一個地方掉combo的話,確認那邊的譜面長怎麼樣,該如何處理,盡快修正吧。

下一步會介紹如何在轉盤曲解譜抓準。

意識著起點和終點,同時抓鍵盤跟轉盤的拍點準度。這樣整體失分會減少,準度自然會相對安定。

把轉盤和按鍵的節奏音組合起來

在轉盤比較不準時容易會有這樣的情況:太過於專注轉盤的節奏,鍵盤側反而打不好。

尤其是二連轉或偶數顆轉盤的時候,把每段轉段之間的按鍵節奏也合併起來,腦內打著這樣的節奏,會有很好的效果。

naughty girl@Queen’s Palace[A]為例,應該會很好懂。

=====

總結

以上是轉盤曲抓準的一些小技巧。

筆者自己是會設好一整天,只練轉盤,在那天只挑轉盤曲單上的譜面來練習。效果應該會非常顯著。

如果是平常會避開轉盤曲的讀者,可以試試選筆者曲單裡粗字的譜面來練習。

2023年1月23日 星期一

230123 音樂遊戲陷入低潮期了嗎?專家告訴你「這5個」原因!

https://the-safari.com/3698

本篇資料來源自上址。譯者經網主許可,將其內容翻譯,以方便中文圈的玩家。
歡迎隨便轉載,但請註明出處。

=====

‧練習已經夠多了,卻仍然無法進步…
‧以前明明按到的譜面,忽然就按不到了

長年遊玩音樂遊戲的話,或多或少都會有這種停滯不前的時期。

本篇將會為音樂遊戲玩家解說:

‧為什麼會有低潮期
‧陷入低潮期時該怎麼辦

目錄

1. 陷入低潮期的原因與對策
            1-1. 練習的方向性錯誤
            1-2. 身體狀況不佳、慢性疲勞、睡眠不足
            1-3. 遊玩環境的變化
            1-4. 正在難以感受成長的時期
            1-5. 年齡增加、體力衰減

=====

陷入低潮期的原因與對策

1-1. 練習的方向性錯誤
            →時常檢查是否一致

1-2. 身體狀況不佳、慢性疲勞、睡眠不足
            →睡多一點

1-3. 遊玩環境的變化
            →對環境的變化變得更加敏感

1-4. 正在難以感受成長的時期
            →把目標細分化

1-5. 年齡增加、體力衰減
            →玩更多,增加樂趣 

練習的方向性錯誤

長期練習但感受不到進步的話,很可能是練習的方向性本身就錯了。

原因是,音樂遊戲裡的「準度」與「撈度」(只求按到)是有著互換的關係。追求其中一邊,另一邊必然會有所犧牲。

IIDX為例,一直打簡單的譜面來追分數,就不可能練到考上皆傳。想在短期間考得皆傳,就必需改變練習方向,從準度換成撈度。

但過度只求按到的話,會讓早打變成慣性,讓準度變差。

現在就反思一下,自己的目標與練習內容是否一致吧。

身體狀況不佳、慢性疲勞、睡眠不足

音樂遊戲是很受身體狀況影響的遊戲類型。

雖然不只限於音樂遊戲,但疲勞與睡眠不足是發揮狀態的大敵。下課後、下班後身體那種疲勞的狀態下,不會打出好看的分數。

最適合的睡眠時間因人而異,但音樂遊戲與運動而言,會建議大約在79小時。

史丹佛大學曾經在2011年針對籃球一軍隊員,作數週的研究。在研究的前半,研究員讓隊員進行通常的作息,然後在練習後測試短跑與射球準度。研究的後半,隊員被指示睡至少10小時以上,然後作相同的測試。

結果顯示,平均短跑速度提升了4%,三分球與罰哥的準度提升了9%。(而且不是正在成長中的中學生,是大學的強隊!)

這次的研究結果為「睡眠時間增加,選手的整體表現都有提升」。另外,此也有著「人類的腦袋在睡覺時會有所成長」的研究。

參考文獻:Peak Performance(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),Brad Stulberg, Steve Magness著)

 

遊玩環境的變化

 


在遊樂場遊玩的音樂遊戲時,狀態會受環境變化影響,例如:

1. 框體的維護狀態
2. 螢幕、底板的差別
3. 判定調整等遊玩選項變更
4. 照明亮度、畫面反光
5. 音量、噪音、環境音
6. 當天在穿的鞋子

以棒球為例,鈴木一朗當選手20多年以來,就都用著相同系統的球棒,打死不碰其他人的球棒,原因是「感覺會亂掉」。

正是因為這種強烈的堅持,才有著那麼纖細的打球觸感吧。

以音樂遊戲而言,就算是換一雙鞋子,也可會讓遊玩體感改變從而陷入低潮期。

鞋底厚了1公分,自己看螢幕的視線也會相應的往下1公分,手腕移動的幅度、指尖的觸感也會有所改變,手感也就隨之不穩。

可能讀者會覺得「不用那麼神經質吧?」但當自己陷入低潮期時,不妨把這番話拿出來看看。

正在難以感受成長的時期

已經進步到相當程度的人,常常會有「無法感受成長」的時期。

在新手時期,打不動哪些譜面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,一邊玩一邊就會進步。但進步到相當程度後,能夠吸收的技術就會變少,成長就變得難以實感。

實際上其實是在緩慢的成長,但沒有明顯的成果,很多人就會覺得「好像沒在成長啊」

無法實感成長時,會連帶導致遊玩動力低下,遊玩頻率減少,漸漸就會生疏,陷入低潮期。

對策是,把目標分得更細微

例如,當難以再點燈時,就改以減少miss count為目標吧。

「刷1分也是進步」,會享受這點的話,動力會提升不少。

年齡增加、體力衰減

不止是音樂遊戲,要求瞬間判斷與反射神經的運動和遊戲,通常會在20歲中期左右進入顛峰期。

比方說,FPS遊戲的職業選手,大多都在2530歲左右退休,轉行為實況主或是教練。

體力衰退是一環,但現實層面而言,當社會人開始工作以後,遊玩時間自然的就會減少。

有關這點,只能夠想辦法練習更多,追上衰退的速度;或是改變遊玩方針,盡量以能夠享受的遊玩方式繼續遊玩。

以筆者的經驗,要適應高難度譜面所需要的處理能力會隨著年齡而衰減,但轉盤曲、歪鍵等技巧譜面打準的能力,則沒那麼容易衰退。

像是從單純的力量輸贏的直球選手,轉為打變化球投手的歷程一樣,改變體驗遊戲的方式和玩法也是一種解法。

=====

陷入低潮期的原因因人而異,本篇不可能包括所有的原因。但最重要的是,理解自己為什麼陷入低潮期。

透過了解自己,剖析陷入低潮的原因,會讓心情舒暢很多。

如果真的無法釋懷,也許暫時放置一段時間不玩,也是個好方法。

嘗試其他的音樂遊戲,尋找別的興趣,放下一段時間以後重新拾起來,也許能夠體驗以前無法感受的樂趣。

以上是筆者對於音樂遊戲陷入低潮期時的原因與對策的說明。


2023年1月20日 星期五

230120【IIDX】音樂遊戲與「發力」相關

https://the-safari.com/6335

本篇資料來源自上址。譯者經網主許可,將其內容翻譯,以方便中文圈的玩家。
歡迎隨便轉載,但請註明出處。 

譯按:日文的「脫力」原本的意思跟中文類似,是指像那種「笑到脫力」的無體力狀況。可是對於像寸勁一樣的施力技巧,暫時還想不到更合適的譯法。以前翻譯的文章裡也有類似的概念,暫時沿用「發力」來稱呼日文裡這個意思的「脫力」。

=====

本篇講述音樂遊裡「發力」的技巧和具體圖解。

後半是延伸討論,會談談「認識力與發力的關係」與「優先打分的玩家覺得難以進步的理由」。

目錄

1. 前言:發力的概念難以具體說明
2. 音樂遊戲裡發力的意思與技巧
            2-1. 「指押(手指到手腕)」與「腕押(手肘到肩膀)」之間找到平衡
            2-2. 立起手指,善用按鍵的反彈力
            2-3. 避免手指與手腕離鍵盤太多
            2-4. 時常監察有否慣性發力
3. 「認識力」提升後,會否自然提升「發力」?
            3-1 筆者思考的「譜面認識力」與「發力」
            3-2. 優先打分的玩家覺得難以進步的理由
4. 總結

=====

1. 前言:發力的概念難以具體說明

向一些高手玩家討教時,常常會聽到像「多出力一點」或是「看懂譜面自然會發力」之類的回答。

這些回答並沒有錯,不過太抽象、太講感覺了,求教的一方往往無法知道具體該怎麼改善。

指教的一方會這樣講的原因,主要是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實際上是怎麼培養成自然發力的

止是音樂遊戲,就算是樂器、運動也是一樣,要說明發力的感覺是非常困難的。很多情況下,都是在不自覺下忽然就掌握發力的竅門。

結論而言,本篇所講的很可能也會淪為說明感覺的內容。不過會進一步形象化「發力」的情況,希望給大家參考。

2. 音樂遊戲裡發力的意思與技巧

筆者認為,音樂遊戲裡發力的本質,是按照譜面形狀的按法、肌肉分配、體力分配等「最適化」的方式。

把多餘的動作、肌肉損耗、體力損耗減至盡可能最小限的狀態,可以稱為「正在有效發力」。切記不是指毫不施力軟趴趴放在按鍵上的那種感覺。

那麼,該如何意識減少肌肉、體力的損耗?筆者在這邊介紹一些小技巧。

減少多餘的動作,大概歸類在把運指調整到最適合的狀況,所以本篇省略這部份。

2-1. 「指押(手指到手腕)」與「腕押(手肘到肩膀)」之間找到平衡

用手按按鍵或觸碰感應板的時候,主要會用到下圖的四個關節:手指、手腕、手肘、肩膀。


為方便說明,本篇會把用手指與手腕發力的部份稱為「指押」,手肘與肩膀發力的部份稱為「腕押」

發力不夠有效的玩家,大多沒有掌握到指押與腕押之間的平衡。

兩者之間最適合的平衡點,會按照譜面的速度、譜型等因素而異。

基本上,快速、細微的動作大多會用到指尖附近的關節;而遲緩與大幅度的動作,以及維持節奏,會用到接近肩膀的關節。

以肌肉而言,大約是快速、細微的動作會用到手指與手掌的肌肉,而大動作會用到上臂二頭肌、三頭肌與肩膀的感覺。

快速的連打追不上,亂打會覺得黑的玩家,可能要思考是否過度依賴腕押,嘗試多用手腕與手指吧。

相反的,常常覺得手指與手腕疲勞的玩家,可以思考是否過度依賴指押,可以多使用手肘、肩膀的關節來維持4分或8分節奏。

2-2. 立起手指,善用按鍵的反彈力


會用到手指的音樂遊戲裡,盡量把手掌彎曲,把手指立起來按按鍵吧。像彈鋼琴一樣。也推薦把指甲留短。

把手指立起來的話,能夠更好利用手掌和手腕的重量至指尖上,能夠以更少的力度按到按鍵。

另外,這樣可以更容易掌握按鍵的反彈力,以及用最小的力度把手指從按鍵上拿起來。同時也可以把手腕稍為拿起來,預防過度耗損手腕。

2-3. 避免手指與手腕離鍵盤太多

出力敲打鍵盤的同時,也要切記不要把手抬得太高,以減少肌肉、體力的消耗。


尤其是新手玩家很常以大動作遊玩。可以注意手腕會否拿太高,手指會否離按鍵太遠。

2-4. 時常監察有否慣性發力

在高難度譜面、抓準、以至緊張的時候,很容易會不自覺的出力過度。

感覺到自己「在不適當的時候也在發力」時,可以考慮暫時放棄遊玩那份譜面。

一個不慎習慣了那種發力的感覺,從那種狀態下成長,會比從零開始來得更困難。

嘗試先玩別的譜面,感到進步後再回來挑戰吧。

3. 「認識力」提升後,會否自然提升「發力」?

從這邊開始是閒話。

「認識力提升後自然會發力」這個論述,從很久以前就有人在講了。

https://twitter.com/846kizuQ/status/1491755670924034059

社築「音樂遊戲的高難度樂曲裡,手腕或手掌感到痛楚的人,大多數不是因為肌肉量不足,而是因為認識力不足,『看到一陀東西掉下來』想要解讀,手腕過度出力。
認識力足夠以後,就不會出現肌肉損耗的情況,可以一邊有效發力一邊玩。
這是我最近在玩高難度樂曲時手腕一整個不行的情況下思考的事情。」

結論而言這樣是沒有錯,但「發力」與「譜面認識力」的解讀會因人而異,所以這個論述總覺得有點模糊。

尤其是有關「譜面認識力」這個詞本身,有著「目視的能力」的印象,可能會讓讀者認為「看譜面網站或影片之類的不就可以變強了」的錯誤結論。(不過,手指跟著嘗試意識動作的練習,多少會有點效果。)

以下,會順著發力的話題,討論一下所謂「譜面認識力」。

3-1 筆者思考的「譜面認識力」與「發力」

音樂遊戲的遊玩流程,大致可以分成以下的步驟:

1. 看到跌下來的譜面
2. 思考運指、肢體的移動方法(使用哪些肌肉、判斷指押與腕押的分布、體力分布等)
3. 移動肢體
4. 得到來自遊戲的反饋(判定)

筆者思考的「譜面認識力」,主要指上述第2點裡判斷的部份,把它最適化、自動化、無意識化

說到這裡可能會發現,第2點裡有包括「肢體的移動方法」。就像這篇的前半所述,減少這部份多餘的動作就是本文的重心:「發力」。

也即是說,「譜面認識力提升的話,發力也會自然變得更有效率」這句話對了一半,錯了一半。筆者認為,正確來說應該是「譜面認識力提升的過裡中,包括了有效發力的掌握過程」。吧。

3-2. 優先打分的玩家覺得難以進步的理由

再題外一下。

筆者常常看到「想變強的話就先以過關為目標吧」或是「準度可以在點燈之後再練」之類的意見。

筆者個人認為,過度追求準度的玩家容易把地力停留在那個時間點,所以大致上同意以上的意見。

那麼,準度先行型的玩家為什麼會難以進步?筆者認為與上述第4點的「反饋」(判定)非常有關。

音樂遊戲裡的反饋(判定),與玩家用多大力度按按鍵,或是用什麼姿勢按按鍵毫無關係。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。但那也代表了,即使過度施力,也會得到100

在這種虛耗體力的情況下不斷得到100分的話,身體會錯誤認為這是正確解法,也就是變成發力的癖。

這種癖養起來的話,會無法打好高難度的譜面。要解這種惡癖,大概會比從零開始所需要的時間來得更多。這就是準度派玩家難以進步的原因。題外話,偶爾會有一些同時追求燈號跟分數的玩家,大概是姿勢有做對吧,沒有多餘的動作。只能說是天才。

而相反的,以點燈優先的玩家,會以過關為目的,即使是高難度譜面,也會分配好打完一整首的體力,肢體的動作也會自然適應。

當然,這些種種都會因應玩家的玩法而異。筆者認為,即使不是斷言如此,但會主張玩家如果想進步的話,「準度之後自然會慢慢上來的,首先從按到開始吧」。

4. 總結

講題外話講太多了。以下整理一下發力的技巧和要點。

1. 發力是指把多餘的動作、體力的損耗盡可能減少(筆者的見解)
2. 做好指押跟腕押的分配(尋找適切的肢體移動方式)
3. 立起手指。善用按鍵的反彈力。(減少手指按下去與拿起來所需要的體力消耗)
4. 手掌跟手腕不要離開按鍵太遠(減少拿起來所需要的體力消耗)
5. 避免養力發力的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