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2月15日 星期五

190215 – 節奏感與音G提升實力的關係


不知不覺,這篇寫到一半的文章就拖了半年了。這次寫一個相對冷門的題目:節奏感。

大家常玩的音G,或更廣義稱之節奏遊戲,絕大部份都是要求玩家按照螢幕顯示的指令,作相應的訊號輸入,並按照玩家輸入的方式是否正確、時間差落在哪個區間等方式,判定玩家該指令所得到的分數多寡。而由於絕大部份的節奏遊戲指令,都跟所使用的音樂元素有著密切關係,有很多人提倡可以「掌握樂曲的節奏」來遊玩,也就是以音樂理論去解讀節奏遊戲的指令。

=====

噗浪上先行公開了這個題目,有朋友就回覆請筆者先定義什麼是節奏感。那麼筆者就再往下一層開始看,什麼是節奏?

大自然中也有很多節奏,像地球自轉、公轉的週期,人類在某一狀態下的心跳等。而在音樂上的節奏,主要由「有規律」的「強弱(性質相對的)元素」組成。本篇想探討的,就是找尋這個規律並讓身體適應它的能力。

現在在日常生活,有太多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找出時間的一些規律:像時鐘都會每一秒移動一次,而移動時都會有「咯」的一聲,那個就是每秒一次,有規律的聲音,而我們都知道這個聲音是一個60BPM (Beats Per Minute,每分鐘的拍數)的節奏。
(「秒」的定義,可以留待物理學或化學的研究層面,在節奏遊戲層面我們先以共通理解的時間單位作開始。)

因為日常生活的便利,我們常常聽到以秒為單位的規律;但在音樂上則沒有這個限制,樂曲的速度可以天馬行空,甚至會有毫無規律的變化(加速、減速,甚至是按演奏者喜好自行調整的局部段落)。如果單純是欣賞音樂,那麼速度再怎麼變,也只是口味問題罷了。

=====

但當我們在音G上遊玩樂曲,那麼能否掌握節奏變化,就會成為能否取得分數的關鍵。大部份節奏遊戲判定分數的方式,都是以系統預定玩家輸入指令的時間,與玩家實際輸入遊戲指令的時間差距,按照不同等級作評分。也所以若果能夠掌握樂曲的節奏,就會更容易減少可能的誤差,也就更接近遊戲能給予的最高分數。

再次強調一下,在節奏遊戲上,所謂的「完美」定義,不是真的指玩家輸入的指令都完全在準確的時間上,而是都在遊戲系統許容的誤差範圍內。而這個誤差愈大,「完美」的範圍也自然愈寬。

=====

或許不少節奏遊戲玩家是沒有受過任何音樂訓練,單純以遊戲裡顯示的方式判斷操作的時間,而從中慢慢培養節奏感。

由於現行大型遊戲機的節奏遊戲指令都是只以視覺方式呈現(少部份其他平台節奏遊戲是視覺+聽覺),玩家可以單靠眼睛判斷輸入的方式和時間點。而聲音的性質往往是反饋多於指示,所以有不少論述都主張:玩節奏遊戲需要以眼睛調整判定,而不要依賴耳朵。筆者認為基於這個前提下,加強以視覺抓節奏的能力是必需的。

也有提過,從遊戲指令出現到完成操作的時間,分成5個不同部份;而大部份節奏遊戲都允許玩家調整指令的出現時間(譜面流速,通稱hi-speed),來幫助玩家判讀遊戲指令。

大部份節奏遊戲的樂曲,都有頗明確的音樂元素(通常是旋律或敲擊樂),讓玩家抓到樂曲的節奏;而這些音樂元素,也常常會反映在遊戲指令上。所以一個抓節奏的竅門是:找到表示節奏的遊戲指令,並以相同(或相似)的指令作為根基,調整物理輸入(肢體移動)的頻率。這個頻率,跟這首樂曲所需要的節奏,通常是跟樂曲節奏有著倍率關係。只要能做到這一步,就是有抓到樂曲的節奏了。

當抓節奏這個過程愈短愈準確,也就是統稱的「有節奏感」,節奏遊戲的整體能力也會相應提升。畢竟節奏遊戲的本質就是希望玩家準確輸入「跟音樂元素相關的」遊戲指令嘛。

=====

至於節奏感的進階用途,筆者提出兩點:

1.      輔助視覺判讀指令的需求
2.      判別物理聲音與反饋聲音之間的誤差

1應該是大部份玩家都有在使用的技巧。隨著遊玩譜面的難度愈高,眼睛不一定可以準確判斷每個指令的時間點,以至大多數情況下都只能判讀指令的輸入方式。這時候節奏感的威力就出現了:只要節奏感夠強,在節奏比較有規律的譜型下,判讀指令輸入時間的負擔將大大減低,可以更集中於解讀譜型並加強腦內處理。

2則是筆者有在使用的小技巧,好像沒有看其他人整理過,來拋磚引玉。

舉凡任何數位音訊處理,從訊號輸入到聲音輸出都會有延遲,而導致延遲的因素非常多。以筆者遊玩體感和監聽側錄遊玩影片的音訊所得到的經驗,物理輸入都會比音訊輸出稍早,所以如果要同時監聽輸入訊號的物理音(打鍵音)與遊戲音訊輸出,兩者之間會有微妙的時間差,而很容易導致跑拍。

如果是純目押或是純聽音樂玩的話,這個問題基本上不會發生。但由於筆者會以物理輸入音判斷肢體移動準確度(而不完全依靠遊戲判定),掌握這個誤差後,在跑拍時比較容易往正確方向修正。

而不同的節奏遊戲,誤差都會不一樣,視覺上的呈現也會不一樣,所以常常需要重新習慣不同遊戲的這個誤差,以及因應不同螢幕,再細微調整判定值。

這是一個筆者至今仍在研究的課題,如果有讀者曾經讀過相關的文章,願意指正筆者的一些論點的話,筆者會非常感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